新闻资讯

News
影像测量仪在测量过程中如何进行校准?

时间:12-19 2023 来自:祥宇精密


一、影像测量仪的基本原理

影像测量仪是一种基于光学原理的高精度测量设备。它通过将被测物体放置在测量台上,利用显微镜对物体进行放大并获取清晰的图像,然后通过计算机对图像进行处理和分析,从而得到物体的尺寸、形状、位置等参数。

二、影像测量仪的校准方法

  1. 校准前的准备工作

在进行影像测量仪的校准时,首先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1)确保测量室内温度、湿度、灰尘等环境因素符合要求,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2)检查影像测量仪的电源、电缆等连接是否正常;

(3)将被测物体放置在测量台上,调整显微镜的倍数和焦距,使图像清晰可见;

(4)选择合适的校准件,如标准块或标准球等。

  1. 校准点的选择

在选择校准点时,需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点进行校准。一般而言,校准点应该分布在被测物体的不同位置和方向上,以便全面评估影像测量仪的测量精度。

  1. 校准方法

(1)绝对校准法

绝对校准法是指通过直接比较被测物体与标准件之间的尺寸差异来评估影像测量仪的测量精度。具体而言,将标准件放置在测量台上,调整显微镜的倍数和焦距,使标准件的图像清晰可见。然后使用计算机软件对标准件的图像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到标准件的尺寸参数。接着将被测物体放置在测量台上,同样调整显微镜的倍数和焦距,并使用计算机软件对被测物体的图像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到被测物体的尺寸参数。最后比较被测物体与标准件之间的尺寸差异,从而评估影像测量仪的测量精度。

(2)相对校准法

相对校准法是指通过比较被测物体在不同位置和方向上的尺寸差异来评估影像测量仪的测量精度。具体而言,将被测物体放置在测量台上,调整显微镜的倍数和焦距,使被测物体的图像清晰可见。然后使用计算机软件对被测物体的图像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到被测物体在不同位置和方向上的尺寸参数。接着将同一物体放置在另一个位置或方向上,重复上述步骤,得到同一物体在不同位置和方向上的尺寸参数。最后比较同一物体在不同位置和方向上的尺寸差异,从而评估影像测量仪的测量精度。

  1. 校准结果的处理

在进行影像测量仪的校准时,需要对校准结果进行处理和分析。一般而言,校准结果应该包括被测物体的尺寸参数、偏差值、标准偏差、重复性等指标。根据这些指标可以对影像测量仪的测量精度进行评估和判断。如果发现偏差值较大或重复性较差等问题,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正和调整。

导航

TOP

Baidu
map